电影看了以后,我觉得很精彩,一口气看下来以后,不知不觉一个半小时过去了。我想谈谈邓小平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访美对我们有哪些重要的启示?
首先,稳定而和平的国际环境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没有这个条件,中国实现现代化是不可能的。这也是邓小平非常了不起的地方,他特别强调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特别强调我们一定要有一个稳定而和平的国际环境。现在我们讲中国梦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然包括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所以,同样也可以说,没有一个稳定而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梦也实现不了,也不可能有中华民族的复兴。我们老是讲对内没有稳定就没有发展,这当然是对的。但是对内的逻辑完全适用于对外,没有稳定就没有发展,换成对外也就是,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
其次,对外交往必须坚持国家利益优先的原则。这在片子里都体现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一定要以国家利益为基础,而不是以意识形态为优先。这个里面好几次提到布热津斯基,大概三年前,美国一所大学有一场中国研讨会,请了两个美国的主讲嘉宾,一个是布热津斯基。他做演讲的时候我印象非常深的一件事是,他说邓小平访美,美方非常清楚地知道不是光为了改善中美两国的关系,他们已经看到了中国要走向现代化。邓小平去就是来学我们的技术,要我们的资金,要我们的经验的。美国给不给?最后他们研究的结果就是知道这个,也要欢迎他来,而且要提供方便。因为帮助中国走向现代化,从长远看有利于美国的国家利益。所以电影里有一句就是“为中国的现代化提供后勤支持”,这是我当时对布尔津斯基整个演讲印象最深的一点。在国家与国家交往中一定不能忘掉国家利益优先。
再者,任何伟大的政治家,不管是哪一种体制下的政治家,不能四面树敌,要善于化敌为友。我们中国传统哲学有一种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和为贵”。其实西方也一样,他们追求“不战而胜”。毛主席谈到国内政治,问什么叫政治?他说,就是把我们自己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这个国内政治的逻辑也同样适用于国际政治,应当把我们的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
我们应当继承邓小平留给我们的丰富遗产,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一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