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特色教育

Special education

特色教育
共创成长路 首页 » 特色教育 » 共创成长路
打印文章

扬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校本特色德育课程之“共创成长路”

 

2011年,我校开设了具有首创性、系统性、全面性、体验性、灵活性的青少年正面成长校本课程——“共创成长路”。该课程是由香港理工大学石丹理教授主持开发,目前已成为我校具有校本特色的德育课程,正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校的学生,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喜爱。我校组成专门的教师团队,充分利用学校小班化教学的优势,进行分组教学,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在此课程中,并得到发展。

课程的核心理念

该课程主要为培育青少年正面成长所需发展的八种关键能力:与健康成人和益友的联系、社交能力、情绪表达与控制能力、认知能力、采取行动能力、分辨是非能力、自决能力和自我效能感。配备教材分为七个篇章,包括导言篇、能力篇、情绪篇、人际篇、家庭凝聚篇、情怀篇和道德篇,在每一个篇章中分初一、初二、初三年级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分化教学。例如:能力篇中在初一年级分为大脑软件、天生我才、我做得到、我为我掌舵四个方面;在初二年级分为思维性格大揭秘、“创”世纪、学习全攻略、扭曲怪兽屋、瘦身面面观、衡量天秤六个方面;在初三年级分为真真假假、广告看真谛、谁是富翁、理直气壮四个方面。课程设置符合青少年的成长规律和心理特点,对学生的培育步步深化,呈现了螺旋式上升的特点。

本课程特色化的采用了体验式学习。体验学习是一个全面的学习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单向灌输的部分只占很少的比重,学个单元所包含的活动均已学生亲身参与、体验、思考、与老师及同学产生互动继而获得学生成果为主,充分体现了青少年正面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并鼓励学生把课程中学习到的体验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真正提升学生的正面能力,朝着正面的方向发展。

课程的开设及软硬件配备

(一)、设立“共创成长路”研究课题组。课题组组长由束玉良校长担任,俞俊副校长、学工处主任谢俊峰担任副组长。田家炳基金会与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担任顾问单位。

(二)、设立“共创成长路”工作室。工作室由俞俊副校长担任组长,工作室成员为:谢俊峰、濮梅、魏玺、陈洁、王齐、周杰、王继玉。工作室的谢俊峰主任前年到香港接受了为期5天的课程介绍与培训,濮梅、魏玺、陈洁、王齐、周杰、王继玉等几位老师去年暑假在上海田家炳中学参加了由香港课题组培训团队组织的为期7天的导师培训。

学校专门开辟了“共创成长路”导师工作室。工作室工作理念是交流、沟通、合作、共享。

工作室工作的宗旨为:

在路上,我们可能会受到同事的不理解不支持,我们要通过沟通来化解;在路上,我们可能因为经验不足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我们会通过不断学习来弥补;在路上,我们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坚持下去,因为我们在走在共创成长路地大道上。

(三)、设立“共创成长路” 专用活动室。为了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学校为课题组提供了两间“共创成长路”的专用活动室,活动室内有导师与学生共同布置了四个板块即:我的团队我做主、成长拼图、感悟分享、精彩瞬间。在感悟分享板块,主要是张贴了学生对于每节课的感受,整个课程的感悟,给学生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同时教室内还布置了共创成长路的logo,还有正面成长的八个构念内容、正面成长的理念精髓,让学生对课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四)、“共创成长路”实施有方案。我校的共创课程目前在初一年级全面开始,每班每周一节课,都是在学校的课表中进行了安排,确保了课程的实施。作为一个全新的课程,对于每一个上课的导师都是一个新的尝试和挑战,因此导师团队加强研讨,导师成员每周四下午集体备课,每次由一人主要负责,其余人参与讨论下周上课内容。上完课后,授课教师立即讨论,相互反馈,提高课程的效率。经过半年多的实践,我校已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授课模式,即课堂教学以小组为单位、以游戏为先导、以体验为主线、以分享为核心、以成长为目的。这一授课模式已得到了香港课题组的认可。

课程的近期目标

1.通过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和开展行动研究,用三年时间,培养一支(至少8人以上)能上好正面成长课的骨干教师,并逐渐影响到学校其他教师,为教师的专业发展与终生发展提供一条新途径。

2.通过分步实施、逐渐推进的策略,利用三年时间在全校各年级全面开设正面成长课程,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探索学生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进一步贯彻落实以“田家炳精神”为中心的中华美德教育,不断改观师生精神面貌,提升师生文明素养,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

3.不断探索,加强正面成长课程的校本化研究,将正面成长课程与学校的心理课、健康课、班会课、思品课、校本课程等有效结合,形成以正面成长课程为核心,多种课程相结合的立体德育课程模式。

4.通过将正面成长与学校现有的德育工作模式如唤醒工程、学生自主学习的“四会”工程和学生自主发展的“六有”工程相结合,尤其是“六有”工程的相融合,形成学校德育教育的新品牌。

5.结合“小班化”教育特色学校的创建,将正面成长课程逐渐发展为小班化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核心课程,提升师生素质,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及影响力;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稳步发展。

课程的阶段性成效

几年来,在华师大课题组的支持下,我校共创课题组成员积极学习、共同钻研,通过一个多学期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学生反馈方面。我们采用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共创成长路》课程进行了初步的评估,结果显示:87.9%的学生反映非常喜欢本课程的开设;96.5%的学生认为课堂上学习到的内容对自己特别有帮助;他们最喜欢角色扮演、做游戏以及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因为他们觉得那样会给自己带来很多快乐,在其它课堂上没有的快乐。他们对《共创成长路》课程充满期待,每次课前早早的溜进共创成长路活动室,安安静静的等待老师的到来;他们下课后都不愿意离开,总带着依依不舍的表情被班长拉出去排队回教室。这些,无不表明学生对本课程的热情,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实验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内容反馈上看,学生纷纷表示自己不仅从课堂上找回了自信,而且更懂得了如何抒发情绪、如何与人交往以及热爱自己的家乡。他们对同学、教师以及家长的态度上有了新的认识,更懂得了如何与他们进行友好的沟通,怎样与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等。从学生被采访时的脸庞上,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心情,他们总是面带微笑,总有那么多的语言跟老师们倾诉。

2.华师大专家组评估。每个学期,华师大课题组成员对我校进行评估。所有参与课程的教师与课题组进行了深入讨论、分享,并形成了中期评估报告。报告对我校课程实施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从师资队伍、共创活动室的描述,到每周四的集体备课、共创工作室的参观,从魏老师课程的评价到具体的意见与建议,都给予了我校共创课题组较好的评价。课程评估方面,紧扣正面成长理念,促进学生之间相互联结;课程备课充分,内容生动活泼;导师认同程度高,生命影响生命;学生对课程接纳认可,反应真实,勇于自我调整。着重表扬了我校规范化的备课制度与授课团队的建设,教室与工作室的标准化建设等成果。

3. 社会反响。共创课程实验启动以来,我校不断得到扬州市新闻媒体的关注。从对共创成长路实验的具体描述,到深入课堂听课,对课程实施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跟踪报道。本学期学校将面向市直学校以“共创成长路”课程为主题举办德育开放活动,进一步加深课程的推进,进一步推介“共创成长路”课程,让更多的老师了解课程。并加入到课程建设中来,为扬州的德育工作提供一个有价值的课程载体。

 

 

苏公网安办321092020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