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校园新闻 首页 » 校园新闻
打印文章
         扬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位于扬州老城区皮市街,始创于1948年,至今已有70多年办学历史。古巷里的田中学子打卡古巷里的红色地标,传承红色基因。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打卡人:张康年
        绿杨旅社位于扬州市区新胜街23号。恽代英曾在绿杨旅社和扬州爱国青年会谈。影响了整整一代的扬州青年。
        张康年同学感叹,绿杨旅社走过了近一个世纪,像一位女子,有过青春美丽时期,也有过痛苦坎坷经历。她还有很多故事可以说与我们听。小小旅社,竟承载着如此辉煌的红色记忆。听街坊老人说,旅社已经不对外开放,我伫立在这里,仍能感受到先辈们那股荡气回肠的爱国信念。今日之盛世来之不易,明日之辉煌则需要我们去延续,此间愿以吾辈青春,共建盛世中华!
打卡人:汪少轩
        扬州中学院士广场位于淮海路33号,与扬州中学一路之隔,此广场占地规模约3200多平米,它是以群雕铜像形式再现49位院士的动人风采。汪少轩同学对着院士浮雕墙深情地敬了队礼,汪少轩说,院士们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科学报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些院士们的钻研精神深深激励着我,生活在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我们更应发奋学习,热爱科学,追求真理。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身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以此为己任,以青春之我,报效祖国!
打卡人:赵锦钰
        江上青烈士史料陈列馆位于扬州闹市区旌忠巷33号。赵锦钰沿着陈列馆楼梯旁的时间轴拾级而上,彷佛看到了那个年代一群爱国热血青年沿着梦想的阶梯拾级而上。他们在这片热土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江上青烈士的一生是短暂的,但给我们留下丰厚的精神遗产,他的革命业绩,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他的英名,光荣地载入革命史册而永垂不朽。我们这一代应发扬先辈们的优良传统,追寻红色印记,传承红色基因。
打卡人:李梦月
        曹起溍故居位于古城扬州市东关街338号,是曹起溍烈士出生和成长的居住地。曹起溍是扬州市历史上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组织的领导人,为扬州地区革命斗争奠定了重要基础。曹起溍故居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曹起溍故居隐匿在东关街古巷中,曾是扬州共产党人的秘密基地。
         李梦月推门进入曹起溍故居,看到墙上赫然印着入党誓词。红色的入党誓词,让我热血澎湃,李梦月说,我是一名少先队队员,清晰地记得那一次唱响少先队队歌,在火红的队旗下高举右拳,郑重宣誓,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定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牢记誓言,勇担使命,用信仰驾驭青春航向、用勤学积淀青春力量、用奋斗成就青春事业,让青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持续奋斗中绽放绚丽光彩。
打卡人:鲁恒旭
        朱自清故居在安乐巷27号,是扬州传统的三合院式民间住宅。
        鲁恒旭说,朱自清故居就靠近我们田家炳中学,我每天回家都能路过。睹物思贤,穿过门廊仿佛看见先生伏案笔耕的“背影”。 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这是一段所有中国人都知道的朱自清先生的往事。其实,在拒领美国“救济粮”之前,朱自清先生两次签名,保护中国国宝没有流失海外。这种行为正是源于中国文人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
        历史虽然远去,但印记都会留下。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我们田中学子应从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汲取前进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苏公网安办321092020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