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校园充满欢乐。6月21日,扬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300余名1974级校友,怀着热切而深沉的眷念从四面八方返校举行毕业纪念聚会活动。
走在清新美丽的校园中,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一草一木的更替,一砖一瓦的变化让校友们倍感欣喜,校友们追忆青葱岁月,感念母校情怀,畅谈生活感悟,再话师生情谊,尽享重逢欢愉。
上午10:30,校友联谊会在报告厅隆重举行。一开始,大屏幕上就缓缓播放起74级校友们的怀旧PPT,伴随着一张张斑驳泛黄的老照片,校友们当年在学校朝气蓬勃的风采充分展现。看着这一幅幅见证了各自青春的照片,校友们的思绪一下子又回到了在田中就读的日子里。
联谊会上,学校校长张晓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首先代表学校对74级校友毕业纪念聚会的召开表示诚挚祝贺,对74级校友回校表示热烈欢迎。他说,74级校友毕业以后,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为社会做出贡献,为母校增添光彩。张晓林校长还向校友们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在校园建设、教师队伍、教学科研、办学声誉等方面的发展情况。他说,学校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在校师生的努力奋斗,更离不开广大校友的关心支持,他代表全校师生对校友们表示衷心感谢。最后,张校长向校友们发出诚挚的邀请,希望他们常回学校走走看看,关注学校发展,携手共进,共创学校新辉煌。
校友们听完张晓林校长的介绍后,表示大为振奋。他们为学校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感到由衷的高兴,为学校在师资建设、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并对田中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校友们表示,他们将一如既往地关注田中,为学校的发展出一份力。
下午2:30,五位74级艺术家校友在二楼大会议室为学校师生代表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艺术专题讲座。校友们从西方美术谈到扬州历史,从现代视觉艺术讲到传统古琴文化,从玉器设计讲到绘画风格,内容信手拈来、丰富多彩,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幽默风趣、生动形象,赢得师生们阵阵热烈的掌声。校友们还与学生进行现场交流互动。同学们积极发问,校友们热情地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关于成功、心态、细节、理想以及人生价值观等方面的提问,并殷切地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脚踏实地,从容应对,用知识改变命运,以学习成就未来。
本次讲座通过亲切而又轻松的对话沟通,让师生们进一步加深了对传统艺术的深刻理解,切实感受到专家们在成长成功道路上的不懈追求与艰辛跋涉。广大师生接受了一次艺术的熏陶,一次思维的碰撞,一次精神的鼓舞。
校友欢聚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是诚挚的师生情谊与深厚的母校恩泽却悠远绵长。相信,在广大校友的关心和支持下,学校的各项事业将不断攀上新的高峰,学校的明天将更加灿烂美好。
主席台(左起):校友王黑龙、王苏平、陶艺、李宏、汪德海、校长张晓林
[74级艺术家校友简介]
王黑龙,著名室内设计师,HLD设计顾问(香港)创意总监。师从艺术大师刘海粟先生和理论家张道一院士。先后获得“全国百名优秀室内建筑师”、首届 “深圳十大室内建筑师”(酒店、会所类)、“全国有成就的资深室内建筑师”、“中国杰出中青年室内建筑师”、“1989-2009中国二十年杰出设计师”等荣誉称号。
陶艺,刘少椿先生外孙,中国古琴学会的常务理事长,也是中国古琴界知名的收藏家和古琴鉴定专家。陶艺先生从小深受家庭环境熏陶,又跟随梅曰强先生学习古琴多年。陶艺先生在2001年在人民大会堂组织、策划了纪念扬州名宿刘少椿先生的纪念大会,还组织编撰了《刘少椿古琴艺术专集》《梅曰强古琴艺术》《徐先白古琴艺术》等。
李宏,研究生学历,文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西方美术史”方向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曾被评为南京师范大学“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目前的主要研究课题,包括对瓦萨里《名人传》的专题性研究,以及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理论的研究。
汪德海,首届中国玉石雕刻大师,首届中国玉雕艺术大师,上海特级玉雕大师。曾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永骏为师学习玉雕技艺。白玉山子《二十四桥》《醉翁亭记》《圣观音》《五彩极天》《荷塘月色》《罗汉图》连续六届荣获中国玉石雕刻作品“百花玉缘杯”金奖;2005到2012年,白玉山子《观音山》《霄汉回翔》《女娲补天》《拜月图》《麻姑献寿》《天籁之音》《蓬莱仙境》七次荣获中国玉石雕刻作品“天工奖”金奖。
王苏平,现为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扬州市美术家协会理事,高级美术师,扬州八怪纪念馆副馆长。作品多次在省及全国美术展中获奖,作品《角逐》入选由中国美术协会举办第二届全国体育美展。《晨雾刚刚退去》入选由中国美术协会举办的第二届卫生美展。《温馨》入选文化部举办的群星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