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体育特色 首页 » 教学管理 » 体育特色
打印文章


        促使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改革,不可避免给社会带来大量新的问题和矛盾冲突。处于改革浪潮中的青少年,也因此而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和矛盾,给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要使我们的思想教育、德育工作摆脱被动的局面,从而更积极、更主动、更有效地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必须研究新形势下青少年的思想状况,并以此为依据制定正确、有效的教育对策。
一、 当代中学生的三大心理冲突
改革开放的大潮,社会的转型,对中学生产生的影响怎么估计都不会过分。这些影响最集中地表现在当今中学生的三大心理矛盾和冲突上。
第一,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学生们在家中、在学校所接受的教育大都是理想化的,这使得他们进入中学前,已初步形成了一种理想模式的观念和人格。进入中学以后,学生们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独立性增强,社会化程度提高,他们开始把眼光投向变化中的社会。这时,理想化的观念将受到根本性的挑战,必然地造成了他们心理上与行为上表现出一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这种冲突具体表现为:
    1.对未来的高期望和对现实的低评价之间的矛盾
    中学生对未来的期望是理想化的。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在教育体系中得到的是理想化的教育,另一方面,他们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必然地会将自己关好的愿望投射于理想,寄托于未来。但现实与理想总是有差距的。由于中学生缺乏理性的、辨证的眼光,使得他们对现实极为不满,评价极低。他们常常因为社会中存在一些不良现象,而把整个社会看成一团糟,全面否定现实生活。
   对未来的高期望,表现了中学生乐观、进取,对未来充满信心的特点。但这种高期望和对现实生活不客观的低评价并存,往往使他们产生一种好高骛远的盲目性情绪,造成对未来的高期望具有极大的脆弱性,一旦在现实生活中高期望碰到障碍、受到挫折,他们极易走向悲观的一面,对未来失望,对现实气馁,不能再以理性的态度对待生活。这对青少年成长显然是极为不利的.
    2.自我与社会的矛盾
自我与社会的冲突主要表现为中学生自身能力与社会对他们的要求之间存在差距和矛盾,也即他们的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之间存在矛盾。
    中学生中普遍存在对自我的过高评价、过高预期的倾向。而生活中自我过高评价和他们的实际能力、经验还不能适应社会要求有着暂时无法调和的矛盾。这类矛盾常会给一些学生带来心理上的挫折感,从而影响他们的社会化过程,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3.理想生活向往和现实生活感受的矛盾
    中学生在心目中把学业的顺利,个人充分自由地发展,家庭生活的富裕、融洽等视为理想生活(调查表明,上述学生分别占 20.8%、30.6%、19.7%)。但由于社会上把升学作为衡量学业的唯一标准,而我国目前能够顺利进入高等院校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现状,使得多数学生无法得到“学业顺利”的体验;个人充分自由发展则更因为社会、家庭、自身条件、能力的限制而难以实现;家庭生活的富裕,对于处于温饱阶段的中国来说,是多数家庭还达不到的;加上目前社会上两极分化现象比较明显,一部分学生生活相当困难。这便造成了理想生活向往与现多活感受的巨大差距。并由此带来很大的折感,导致学生对现实的悲观失望情绪。
    4.学校理想化教育与社会需求世俗化的冲突
  从幼儿园到中学,以至大学,我们学校教育都具有理想化、不食人间烟火的脱离现实的倾向,而且这种理想化的思想教育模式几乎保持了几十年的一贯制。我们向学生灌输的道德观念是高层次的共产主义道德标准,而忽视了最基本的伦理层次教育;我们要求学生树立的理想是最高层次的共产主义理想。作为一种追求,提倡这些本身并不错。但是,以一种高层次的模式来代替结构复杂、具有多层次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人生理想,显然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导致了学生形成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的感想观念和人生理想。
  在以往较为单纯的社会生活中,这种差距带给学生的不适应还不明显。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上的各种观念由单纯趋向复杂,讲究实惠的世俗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学校理想化的教育模式与社会需求世俗化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学生在学校里和在社会中所感受的、所经历的几乎是两种不同的生活,对此学生毫无思想准备(学校教育没能为他们提供这方面的准备),由此而带来的心理上的矛盾冲突可想而知。
此类冲突会使学生产生对学校教育的怀疑,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形成一种心理上的失落感。这种失落极易导致一种放弃追求、放弃努力,随波逐流,自暴自弃的“僖皮士”生活作风。虽然多数中学生在家长、学校的压力之下,努力完成了学业,但心理上的这类矛盾并未因此而消失,不少学生把这种失落感带到了社会上和高一级学校中。目前大学里“六十分万岁”“恋爱至上”“看破红尘”等现象无不与此有关。此类现象对整个社会的消极影响也是明显易见的。
  第二,传统价值观与现代意识的冲突
  当今的社会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一方面,中学生在接受教育或其它方式的社会化过程中,必然要受到无处不在的传统的影响;另一方面,中学生思想正处于迅速发展的时期,传统意识对他们思想的束缚较成年人要少得多,因此他们最容易,也最乐意接受现代的新思想、新观点,这样,就使得中学生身上不可避免地具有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双重特征,社会生活中传统价值观与现代意识的冲突,在中学生身上将有最典型的体现。
  学生价值观中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的冲突会给他们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
  首先,现代意识的影响,使中学生的价值观趋向于更实用、更功利、更开放、更富有现代意识、现代性在学生思想中占优势,并有逐步取代传统观念的趋向,这一发展方向是积极的,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其次,学生价值观的冲突也会带来一系列消极的因素。由于学生的价值观趋向现代性,成年人的价值观传统性多一一些,这往往导致“代沟”的出现,使得家长、教师对他们的教育的可接受性大大降低,学生们似乎变得比以前的学生复杂了,比以前不听话了。学生身上较多的现代意识会使他们对社会传统观念占优势的主导价值感到不满意。这种不满发展到一定程度,会使学生与社会传统的矛盾表面化,产生反社会的心理和行为,更有甚者,对于那些社会化程度较低、基本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价值观的矛盾冲突会导致人格分裂状态,出现双重人格的病态心理,或导致极端化的与社会主导规范背道而驰的行为,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乃至于违法犯罪等。
  第三,生理、心理发展不同步的矛盾
  近十几年来,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青少年的生活条件、营养状况大幅度改善,随之而来的是学生青春发育期普遍提前。女生,部分在小学高年级已步入青春期,初一时半数左右进入了青春发育阶段。男生,初一、初二时也基本上跨进了青春期的大门。
  可是,学生心理上的发展并未与生理发育同步而行,再加上我们青春期教育几乎是空白,结果,学生对生理上的巨变缺少心理准备,他们本身的经验和知识、能力又难以应付生理变化带来的一切,于是便产生了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不同步的矛盾冲突。
  这类矛盾冲突具体表现为:
  1.独立意识增强和无法摆脱依赖性之间的矛盾
  生理上的发育,社会角色的变化,促进了自我意识的觉醒,使得中学生独立意识迅速提高。他们希望能摆脱家长、教师对他们的控制,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的事情。这种独立意识对于中学生自我的发展成熟是必要的。 可是,我们的传统教育带有保姆性的特点,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更是除了读书以外,把子女的一切都包办代替了,独生于女中这一现象更为严重,结果造成了众多中学生很强的依赖性。长期形成的依赖习惯和学生自身能力较差,使得中学生短期内尚无法摆脱对家长、对教师的依赖性。于是,独立意识与依赖性的冲突便时时出现在学生心理活动中,此类冲突往往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混乱或退缩,影响学生社会化的进程。
  2.情感与理性的冲突
  中学阶段,是学生情感发展的突飞猛进时期,青春萌动心理在这时出现。我们知道,人的情感正确发展应与理性相协调。而中学生由于知识、经验的限制及我们教育的不足,他们的理性发展跟不上情感发展,于是造成了中学生易感情用事、好冲动、出现早恋等行为。在社会舆论中,这一切往往都是遭谴责的。这常会引起学生内心深处极强的消极情绪体验和心理冲突,有时会导致学生产生反社会的情绪和行为,或封闭自我,走向深深的孤独,形成心理病态。
  3.需求与能力的矛盾
  生理上的加速发育,心理也跨入高速发展期,必然带来许多以前不曾有过的生理、心理需求。可是,心理发展的滞后,使满足自己需求所应具备的各种能力并没有与之相适应地迅速发展、提高。学生许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自己对此干着急而无能为力,从而引发极强的心理冲突。这种心理冲突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发展自己,追求更高更好的目标,成为积极进取的动力;也可能造成深深的失望情绪,产生自卑心理,自暴自弃。
  二、当代中学生的四大心态
  上述中学生心理上的三大矛盾冲突,常会导致一些人价值取向和道德行为上的混乱,呈现出一种被人们称之为“青春期迷惘”的心态,这种心态具体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第一,对社会倡导的价值的遵循与偏离同时并存
  中学生对社会倡导的价值观态度很复杂。一方面大多数学生在理智上赞同社会中曾经倡导和仍在倡导的良好的道德观念和价值体系;另一方面,在面对现实生活时,感情上又往往对传统执不屑一顾的态度,而对一些并不太正确,学生们私下也可认为不好的观念趋之若骛。如,多数学生(78.2%)仍赞成“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另一方面他们(59.4%的学生)又把追求及时享乐,追求个人物质利益作为生活目标。这种迷惘、矛盾的心态,是一个很值得教育者深思的问题。
  第二,对人生的态度复杂、易变
  改革的大潮,冲垮了我们原有的社会价值体系,而新的价值体系的形成又需要一个逐步构建的长期过程,这就造成了当前社会总价值体系还比较混乱的状况。这种状况对青年学生的巨大影响与他们本身的矛盾交织在一起,导致中学生对待人生的态度极为复杂、易变。一方面学生们对人生的积极方面是首肯的;另一方面他们对人生目的、生活方式的态度往往又执消极的、怀疑的态度。这两方面同时存在于学生思想中,造成了学生思想上“忽阴忽晴”的易变现象。
  第三,对生活意义的消极态度与对将来发展高期望并存
  当今社会,转型的痛苦过程带来了一种被人们称作“道德滑坡”的现象。这一现象在中学生身上表现为,他们对人际关系、人的本质、人生目的的看法趋向庸俗和消极。另一方面,中学生又是面向未来的群体,这使得他们对社会未来的发展产生许多过高的期望,可对个人前途却又常执悲观论调。这些矛盾心理,常使中学生感到痛苦和迷们。
  第四,主体意识与个体惰性冲突激烈
  改革开放,为青年人提供了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巨大舞台,现代的竞争意识、民主意识和一批优秀青年成功的范例,极大地激发了处于自我意识觉醒阶段的中学生的主体意识。
  个体主体性的实现需要学生付出艰苦的努力。但我们的学生往往缺乏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品质,更多的却是追求享乐、追求舒服的惰性。再加上主体能力的限制,主体意识与个体惰性之间便形成了激烈冲突,造成学生行为上的矛盾、迷们。这一冲突解决得好,学生便会成为一个奋发进取的人;而解决得不好,也易形成游手好闲,单纯追求享乐的人。
  三、教育对策
  根据学生思想状况的新变化、新特点,中学思想政治工作在坚持以往卓有成效的做法的同时,有必要对那些已不再适应学生实际的教育方法进行改革、调整、充实。
  首先,把现实生活内容注入理想教育之中,使理想教育切近现实。
  使理想教育切近现实,能帮助学生以更客现、更现实的态度对待社会实际,从而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交好、更快地成长起来。把现实生活内容注入理想教育的具体方法有:
  1.对学生进行榜样教育时,应把榜样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交给学生,而不应象以前那样,把榜样完美化、神化。同时,在讲清该向榜样学什么的同时,还应着重讲明在现实中怎样学的问题。这样做,学生才能把榜样身上所体现的理想的人生境界与自己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2.在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的同时,要加强实现理想的途径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是教育者应尽的职责。但要使学生能以积极主动地态度、客观现实的态度对待美好的理想,光帮助学生树立起崇高理想是还不够的。还应把更多的精力用来指导学生找到实现理想的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为理想努力奋斗。
  在理想教育中,还应注意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在理想实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挫折。这样做,学生才会感到理想的实现是可能的,从而克服失望情绪,避免或减轻现实与理想的冲突带来的心理不适。
  3.把改革开放带来的新意识、新观念渗透进理想教育之中去。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市场经济的目标确定以来,产生了大批新意识、新观念。只有把这些新内容都渗透进理想教育之中,学生才会把理想与现实真正统一起来,从现实出发扎扎实实地去为理想而奋斗。这么做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把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协调起来,从而更顺利地完成社会化,健康成长起来。
  4、树立理想多层次的观念。在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同时,必须从学生个体的实际出发,帮助学生碗立切合自己实际、能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个人理想,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念和生活观念,从而帮助学生把理想与自己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把现实生活内容注入到理想教育之中,把现代意识渗透到理想教育中,使理想教育切进现实,有利于学生把美好的理想与还不够美好的现实协调起来,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其次,给予学生必要的心理上的指导与帮助。
  中学生许多心理冲突,与心理发展跟不上生理发育步伐有关,与心理准备同社会巨大变化不协调有关。所以,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给予学生心理上的指导是十分必要的。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1.传授给学生一些心理学基础知识和心理发展的知识,使学生能以正确的方法促,进自己心理的早日成熟。
  2.教给学生一些心理卫生常识,使学生能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对待自身所面临的心理冲突和心理挫折。
  3.运用心理学原理组织班级、学校各项活动,促使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向社会规范所需要的方向发展,保证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4.在教育教学中,与学生交往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形成理性的、客观的自我评价能力。
通过这些手段,能促使学生自觉地根据科学的心理学规律来塑造自己,从而更快、更好地成长起来。为此,有必要在中学阶段开设与心理指导有关的课程或青春期教育课程。
  第三,培养现代意识,塑造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观、价值观
  要使学生走向社会时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学校教育必须是开放型的。在教育过程中要体现社会上不断变化的一切,把现代意识纳入教育中来,并把它们与传统教育中优秀的东西融合、统一起来。
  在目前形势下,学校教育在着重培养集体主义观念的同时,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民主意识、自我意识,要把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观念及由此而来的新观念纳入到思想教育中去。为此,教育者本身应先受教育,转变观念,换换脑筋。其次,用请进来的办法让学生多了解社会,了解现实;用走出去的办法让学生去体验社会,体验变革,达到在实践中教育学生的目的。通过现代意识的培养,通过实践的锻炼,使学生的思想更贴近现实,在此基础上方能逐步培养起正确对待社会的态度,塑造起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观和价值体系。
  总之,社会转型中的教育必须更进一步切近现实,把现代意识纳入教育内容,依据学生思想实际,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才能使我们的教育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劳动者。
  第四,把全面发展的目标与培养个性真正统一起来。
  目前学校的培养目标与社会对劳动者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学生在学校里所接受的教育,到了社会上往往用不上。这一现象不但造成了学生心理上的矛盾冲突,也极大影响了学校教育的可接受性,而且会导致厌学情绪。改变这一现象,应把全面发展的目标与培养个性、发展特长统一起来。
  全面发展的实质在于个体潜能的充分发展、发挥,把全面发展理解成平均发展是当前一种普遍存在的观念偏差。在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特点,培养个性,发展特长,从而充分挖掘个体发展潜力,才是全面发展的正确途径。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就是这种“合格十特长”的劳动者。所以,学校教育应在培养合格学生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特长和个性,以“合格十特长”的全面发展观取代平均发展观。只有如此,学校教育才能更吸引学生,更有利于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把全面发展的目标与培养特长,发展个性统一起来,使学校教育目标与社会对劳动者、对人才的需求相一致,可缩小教育与现实的差距,有利于学生社会化过程顺利进行,减少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冲突,促使其健康成长。
促使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改革,不可避免给社会带来大量新的问题和矛盾冲突。处于改革浪潮中的青少年,也因此而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和矛盾,给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要使我们的思想教育、德育工作摆脱被动的局面,从而更积极、更主动、更有效地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必须研究新形势下青少年的思想状况,并以此为依据制定正确、有效的教育对策。
  一、当代中学生的三大心理冲突
  改革开放的大潮,社会的转型,对中学生产生的影响怎么估计都不会过分。这些影响最集中地表现在当今中学生的三大心理矛盾和冲突上。
  第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学生们在家中、在学校所接受的教育大都是理想化的,这使得他们进入中学前,已初步形成了一种理想模式的观念和人格。进入中学以后,学生们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独立性增强,社会化程度提高,他们开始把眼光投向变化中的社会。这时,理想化的观念将受到根本性的挑战,必然地造成了他们心理上与行为上表现出一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这种冲突具体表现为:
  1.对未来的高期望和对现实的低评价之间的矛盾
  中学生对未来的期望是理想化的。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在教育体系中得到的是理想化的教育,另一方面,他们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必然地会将自己关好的愿望投射于理想,寄托于未来。但现实与理想总是有差距的。由于中学生缺乏理性的、辨证的眼光,使得他们对现实极为不满,评价极低。他们常常因为社会中存在一些不良现象,而把整个社会看成一团糟,全面否定现实生活。
  对未来的高期望,表现了中学生乐观、进取,对未来充满信心的特点。但这种高期望和对现实生活不客观的低评价并存,往往使他们产生一种好高骛远的盲目性情绪,造成对未来的高期望具有极大的脆弱性,一旦在现实生活中高期望碰到障碍、受到挫折,他们极易走向悲观的一面,对未来失望,对现实气馁,不能再以理性的态度对待生活。这对青少年成长显然是极为不利的.
  2.自我与社会的矛盾
  自我与社会的冲突主要表现为中学生自身能力与社会对他们的要求之间存在差距和矛盾,也即他们的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之间存在矛盾。
  中学生中普遍存在对自我的过高评价、过高预期的倾向。而生活中自我过高评价和他们的实际能力、经验还不能适应社会要求有着暂时无法调和的矛盾。这类矛盾常会给一些学生带来心理上的挫折感,从而影响他们的社会化过程,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3.理想生活向往和现实生活感受的矛盾
  中学生在心目中把学业的顺利,个人充分自由地发展,家庭生活的富裕、融洽等视为理想生活(调查表明,上述学生分别占 20.8%、30.6%、19.7%)。但由于社会上把升学作为衡量学业的唯一标准,而我国目前能够顺利进入高等院校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现状,使得多数学生无法得到“学业顺利”的体验;个人充分自由发展则更因为社会、家庭、自身条件、能力的限制而难以实现;家庭生活的富裕,对于处于温饱阶段的中国来说,是多数家庭还达不到的;加上目前社会上两极分化现象比较明显,一部分学生生活相当困难。这便造成了理想生活向往与现多活感受的巨大差距。并由此带来很大的折感,导致学生对现实的悲观失望情绪。
  4.学校理想化教育与社会需求世俗化的冲突
  从幼儿园到中学,以至大学,我们学校教育都具有理想化、不食人间烟火的脱离现实的倾向,而且这种理想化的思想教育模式几乎保持了几十年的一贯制。我们向学生灌输的道德观念是高层次的共产主义道德标准,而忽视了最基本的伦理层次教育;我们要求学生树立的理想是最高层次的共产主义理想。作为一种追求,提倡这些本身并不错。但是,以一种高层次的模式来代替结构复杂、具有多层次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人生理想,显然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导致了学生形成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的感想观念和人生理想。
  在以往较为单纯的社会生活中,这种差距带给学生的不适应还不明显。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上的各种观念由单纯趋向复杂,讲究实惠的世俗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学校理想化的教育模式与社会需求世俗化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学生在学校里和在社会中所感受的、所经历的几乎是两种不同的生活,对此学生毫无思想准备(学校教育没能为他们提供这方面的准备),由此而带来的心理上的矛盾冲突可想而知。
  此类冲突会使学生产生对学校教育的怀疑,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形成一种心理上的失落感。这种失落极易导致一种放弃追求、放弃努力,随波逐流,自暴自弃的“僖皮士”生活作风。虽然多数中学生在家长、学校的压力之下,努力完成了学业,但心理上的这类矛盾并未因此而消失,不少学生把这种失落感带到了社会上和高一级学校中。目前大学里“六十分万岁”“恋爱至上”“看破红尘”等现象无不与此有关。此类现象对整个社会的消极影响也是明显易见的。
  第二,传统价值观与现代意识的冲突
  当今的社会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一方面,中学生在接受教育或其它方式的社会化过程中,必然要受到无处不在的传统的影响;另一方面,中学生思想正处于迅速发展的时期,传统意识对他们思想的束缚较成年人要少得多,因此他们最容易,也最乐意接受现代的新思想、新观点,这样,就使得中学生身上不可避免地具有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双重特征,社会生活中传统价值观与现代意识的冲突,在中学生身上将有最典型的体现。
  学生价值观中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的冲突会给他们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
  首先,现代意识的影响,使中学生的价值观趋向于更实用、更功利、更开放、更富有现代意识、现代性在学生思想中占优势,并有逐步取代传统观念的趋向,这一发展方向是积极的,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其次,学生价值观的冲突也会带来一系列消极的因素。由于学生的价值观趋向现代性,成年人的价值观传统性多一一些,这往往导致“代沟”的出现,使得家长、教师对他们的教育的可接受性大大降低,学生们似乎变得比以前的学生复杂了,比以前不听话了。学生身上较多的现代意识会使他们对社会传统观念占优势的主导价值感到不满意。这种不满发展到一定程度,会使学生与社会传统的矛盾表面化,产生反社会的心理和行为,更有甚者,对于那些社会化程度较低、基本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价值观的矛盾冲突会导致人格分裂状态,出现双重人格的病态心理,或导致极端化的与社会主导规范背道而驰的行为,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乃至于违法犯罪等。
  第三,生理、心理发展不同步的矛盾
  近十几年来,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青少年的生活条件、营养状况大幅度改善,随之而来的是学生青春发育期普遍提前。女生,部分在小学高年级已步入青春期,初一时半数左右进入了青春发育阶段。男生,初一、初二时也基本上跨进了青春期的大门。
  可是,学生心理上的发展并未与生理发育同步而行,再加上我们青春期教育几乎是空白,结果,学生对生理上的巨变缺少心理准备,他们本身的经验和知识、能力又难以应付生理变化带来的一切,于是便产生了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不同步的矛盾冲突。
  这类矛盾冲突具体表现为:
  1.独立意识增强和无法摆脱依赖性之间的矛盾
  生理上的发育,社会角色的变化,促进了自我意识的觉醒,使得中学生独立意识迅速提高。他们希望能摆脱家长、教师对他们的控制,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的事情。这种独立意识对于中学生自我的发展成熟是必要的。
  可是,我们的传统教育带有保姆性的特点,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更是除了读书以外,把子女的一切都包办代替了,独生于女中这一现象更为严重,结果造成了众多中学生很强的依赖性。长期形成的依赖习惯和学生自身能力较差,使得中学生短期内尚无法摆脱对家长、对教师的依赖性。于是,独立意识与依赖性的冲突便时时出现在学生心理活动中,此类冲突往往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混乱或退缩,影响学生社会化的进程。
  2.情感与理性的冲突
  中学阶段,是学生情感发展的突飞猛进时期,青春萌动心理在这时出现。我们知道,人的情感正确发展应与理性相协调。而中学生由于知识、经验的限制及我们教育的不足,他们的理性发展跟不上情感发展,于是造成了中学生易感情用事、好冲动、出现早恋等行为。在社会舆论中,这一切往往都是遭谴责的。这常会引起学生内心深处极强的消极情绪体验和心理冲突,有时会导致学生产生反社会的情绪和行为,或封闭自我,走向深深的孤独,形成心理病态。
  3.需求与能力的矛盾
  生理上的加速发育,心理也跨入高速发展期,必然带来许多以前不曾有过的生理、心理需求。可是,心理发展的滞后,使满足自己需求所应具备的各种能力并没有与之相适应地迅速发展、提高。学生许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自己对此干着急而无能为力,从而引发极强的心理冲突。这种心理冲突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发展自己,追求更高更好的目标,成为积极进取的动力;也可能造成深深的失望情绪,产生自卑心理,自暴自弃。
  二、当代中学生的四大心态
  上述中学生心理上的三大矛盾冲突,常会导致一些人价值取向和道德行为上的混乱,呈现出一种被人们称之为“青春期迷惘”的心态,这种心态具体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第一,对社会倡导的价值的遵循与偏离同时并存
  中学生对社会倡导的价值观态度很复杂。一方面大多数学生在理智上赞同社会中曾经倡导和仍在倡导的良好的道德观念和价值体系;另一方面,在面对现实生活时,感情上又往往对传统执不屑一顾的态度,而对一些并不太正确,学生们私下也可认为不好的观念趋之若骛。如,多数学生(78.2%)仍赞成“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另一方面他们(59.4%的学生)又把追求及时享乐,追求个人物质利益作为生活目标。这种迷惘、矛盾的心态,是一个很值得教育者深思的问题。
  第二,对人生的态度复杂、易变
  改革的大潮,冲垮了我们原有的社会价值体系,而新的价值体系的形成又需要一个逐步构建的长期过程,这就造成了当前社会总价值体系还比较混乱的状况。这种状况对青年学生的巨大影响与他们本身的矛盾交织在一起,导致中学生对待人生的态度极为复杂、易变。一方面学生们对人生的积极方面是首肯的;另一方面他们对人生目的、生活方式的态度往往又执消极的、怀疑的态度。这两方面同时存在于学生思想中,造成了学生思想上“忽阴忽晴”的易变现象。
  第三,对生活意义的消极态度与对将来发展高期望并存
  当今社会,转型的痛苦过程带来了一种被人们称作“道德滑坡”的现象。这一现象在中学生身上表现为,他们对人际关系、人的本质、人生目的的看法趋向庸俗和消极。另一方面,中学生又是面向未来的群体,这使得他们对社会未来的发展产生许多过高的期望,可对个人前途却又常执悲观论调。这些矛盾心理,常使中学生感到痛苦和迷们。
  第四,主体意识与个体惰性冲突激烈
  改革开放,为青年人提供了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巨大舞台,现代的竞争意识、民主意识和一批优秀青年成功的范例,极大地激发了处于自我意识觉醒阶段的中学生的主体意识。
  个体主体性的实现需要学生付出艰苦的努力。但我们的学生往往缺乏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品质,更多的却是追求享乐、追求舒服的惰性。再加上主体能力的限制,主体意识与个体惰性之间便形成了激烈冲突,造成学生行为上的矛盾、迷们。这一冲突解决得好,学生便会成为一个奋发进取的人;而解决得不好,也易形成游手好闲,单纯追求享乐的人。
  三、教育对策
  根据学生思想状况的新变化、新特点,中学思想政治工作在坚持以往卓有成效的做法的同时,有必要对那些已不再适应学生实际的教育方法进行改革、调整、充实。
  首先,把现实生活内容注入理想教育之中,使理想教育切近现实。
  使理想教育切近现实,能帮助学生以更客现、更现实的态度对待社会实际,从而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交好、更快地成长起来。把现实生活内容注入理想教育的具体方法有:
  1.对学生进行榜样教育时,应把榜样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交给学生,而不应象以前那样,把榜样完美化、神化。同时,在讲清该向榜样学什么的同时,还应着重讲明在现实中怎样学的问题。这样做,学生才能把榜样身上所体现的理想的人生境界与自己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2.在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的同时,要加强实现理想的途径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是教育者应尽的职责。但要使学生能以积极主动地态度、客观现实的态度对待美好的理想,光帮助学生树立起崇高理想是还不够的。还应把更多的精力用来指导学生找到实现理想的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为理想努力奋斗。
  在理想教育中,还应注意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在理想实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挫折。这样做,学生才会感到理想的实现是可能的,从而克服失望情绪,避免或减轻现实与理想的冲突带来的心理不适。
  3.把改革开放带来的新意识、新观念渗透进理想教育之中去。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市场经济的目标确定以来,产生了大批新意识、新观念。只有把这些新内容都渗透进理想教育之中,学生才会把理想与现实真正统一起来,从现实出发扎扎实实地去为理想而奋斗。这么做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把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协调起来,从而更顺利地完成社会化,健康成长起来。
  4、树立理想多层次的观念。在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同时,必须从学生个体的实际出发,帮助学生碗立切合自己实际、能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个人理想,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念和生活观念,从而帮助学生把理想与自己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把现实生活内容注入到理想教育之中,把现代意识渗透到理想教育中,使理想教育切进现实,有利于学生把美好的理想与还不够美好的现实协调起来,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其次,给予学生必要的心理上的指导与帮助。
  中学生许多心理冲突,与心理发展跟不上生理发育步伐有关,与心理准备同社会巨大变化不协调有关。所以,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给予学生心理上的指导是十分必要的。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1.传授给学生一些心理学基础知识和心理发展的知识,使学生能以正确的方法促,进自己心理的早日成熟。
  2.教给学生一些心理卫生常识,使学生能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对待自身所面临的心理冲突和心理挫折。

  3.运用心理学原理组织班级、学校各项活动,促使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向社会规范所需要的方向发展,保证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4.在教育教学中,与学生交往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形成理性的、客观的自我评价能力。
  通过这些手段,能促使学生自觉地根据科学的心理学规律来塑造自己,从而更快、更好地成长起来。为此,有必要在中学阶段开设与心理指导有关的课程或青春期教育课程。
  第三,培养现代意识,塑造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观、价值观
  要使学生走向社会时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学校教育必须是开放型的。在教育过程中要体现社会上不断变化的一切,把现代意识纳入教育中来,并把它们与传统教育中优秀的东西融合、统一起来。
  在目前形势下,学校教育在着重培养集体主义观念的同时,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民主意识、自我意识,要把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观念及由此而来的新观念纳入到思想教育中去。为此,教育者本身应先受教育,转变观念,换换脑筋。其次,用请进来的办法让学生多了解社会,了解现实;用走出去的办法让学生去体验社会,体验变革,达到在实践中教育学生的目的。通过现代意识的培养,通过实践的锻炼,使学生的思想更贴近现实,在此基础上方能逐步培养起正确对待社会的态度,塑造起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观和价值体系。
  总之,社会转型中的教育必须更进一步切近现实,把现代意识纳入教育内容,依据学生思想实际,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才能使我们的教育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劳动者。
  第四,把全面发展的目标与培养个性真正统一起来。
  目前学校的培养目标与社会对劳动者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学生在学校里所接受的教育,到了社会上往往用不上。这一现象不但造成了学生心理上的矛盾冲突,也极大影响了学校教育的可接受性,而且会导致厌学情绪。改变这一现象,应把全面发展的目标与培养个性、发展特长统一起来。
  全面发展的实质在于个体潜能的充分发展、发挥,把全面发展理解成平均发展是当前一种普遍存在的观念偏差。在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特点,培养个性,发展特长,从而充分挖掘个体发展潜力,才是全面发展的正确途径。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就是这种“合格十特长”的劳动者。所以,学校教育应在培养合格学生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特长和个性,以“合格十特长”的全面发展观取代平均发展观。只有如此,学校教育才能更吸引学生,更有利于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把全面发展的目标与培养特长,发展个性统一起来,使学校教育目标与社会对劳动者、对人才的需求相一致,可缩小教育与现实的差距,有利于学生社会化过程顺利进行,减少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冲突,促使其健康成长。

 

苏公网安办321092020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