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教科研工作

Scientific research

教育科研
成果展示 首页 » 教育科研 » 成果展示
打印文章

物理新授课模式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采用演示实验、典型实例、科学故事、新旧知识类比、辨别正误观点等方法导入新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这一环节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激趣、导向。

二、分类指导,思维探索

 教师在授课时,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有针对性地指导他们的学习方法。例如,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自行设计实验来探索物理规律前,可启发他们的直觉思维对有关问题进行合理的猜想,接着引导学生设计各种实验方法来验证猜想,并共同找出最佳的实验设计方案。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分工实验,证实猜想的正确性。

这一环节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指导、点拨。

 三、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或实验。引导学生对所取得的信息或数据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和归纳,找出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形成准确的物理概念;或引导学生总结出各有关物理量在一定条件下的本质联系,掌握物理规律。

这一环节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发挥主导作用,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具体的关心和帮助,指导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有关资料,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

 四、分层训练,回授调节

教师结合新授课内容分层设问,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为获取比较全面、准确的反馈信息,教师应在课前设计好“质疑点”,并在巡视时注意观察,并根据反馈信息灵活地指导、纠错、补漏,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以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

这一环节学生的主要任务是“练”,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检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情况,并及时进行“矫正”。

 五、总结新知,纳入结构

引导学生总结知识和学习方法。这一环节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认识物理知识结构的有序化。

 

物理习题课模式

一、引题——回顾基础(5分钟)

物理的定律和公式是习题课最基础的知识,也是习题课前必掌握的知识.教师从5个方面(公式名称、公式、适用条件、各字母表示物理量、各物理量的单位及符号)进行全方位的巩固复习.

二、例题——示范引路15分钟)

1.审:在出示题目之后,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审题思考,以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点拨学生弄清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是什么,题目中隐含的已知条件是什么,明确题目要求的结果是什么。培养学生细致、准确、全面和深刻的审题能力。

2.析:分析命题意图、物理情景与物理过程和物理量的相互关系。点拨学生构建正确的物理情境,确定解题方向。

3.解:以学生发言、讨论为主,老师的启发引导、归纳小结为辅,让学生主动交流、合作、探究,通过学生回答或板演的形式来体现解题方法,解题思路。通过分析、归纳,帮助学生建立一套完整的解题顺序,同时教师板书解题过程培养学生做题规范性。

4.评:解题后要点拨学生进行检验讨论。检验结果是否符合实际和物理规律,回顾思维过程,思索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进行自我评价。

5.变:把题目进行延伸,探求一题多解,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利于学生提炼解题技巧,并连锁设问,将思维向深度挖掘。

三、结题——总结方法(5分钟)

引导学生及时归纳总结习题的规律、解题思路、方法、规律等技巧,总结解题步骤:审题、筛选信息、挖掘隐含因素、注意关键词、建立物理模型和图景等。

四、展题——延伸迁移(10分钟)

将习题进行迁移变化,一题多变,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五、练题——反馈提升(10分钟)

针对典型例题让学生当堂练习二至三道对应的习题(要限定独立完成的时间),教师巡回观察,及时发现学生解题薄弱环节和出错的主要原因,有的放矢地进行点拨矫正。

物理分组实验课模式

一、确定目标,复习理论(25分钟)

简要复习与本节实验课相关的理论知识,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

二、学生分组,熟悉实验(25分钟)

将学生进行分组,做好实验准备工作。可以四人一组,其中一人基础较好,两人基础中等,一人基础较差,这样可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实验的准备,帮助熟悉实验的目的、原理、器材、步骤和要研究的问题;设计好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实验目的,熟悉实验方案和实验中的注意点。

三、精讲示范,避免错误(25分钟)

教师要求学生认识仪器使用规则,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提出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对于可能出现危险的实验,要特别指出操作注意事项。可以通过重点讲解加正确的演示实验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示范,使其掌握正确的实验方法。

四、分组实验,巡视指导(1520分钟)

让学生自己做实验,以提高动手能力。对有些没有定量分析要求的实验可大致量化,以保证实验过程科学、规范、可控。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解决。对于个别学生的困难问题,要积极发挥“小班化”的特色,指导学生通过组内合作,实现互帮互助,团结协作;对于学生在实验中发生的错误操作,原则上应先让学生把实验临时停下来,进行小组内讨论,说出错因并演示正确的操作方法后,再给予正确的指导,以顺利完成实验;对于学生完成实验的质量问题,教师要及时指出,帮助分析失败的原因。

五、数据分析,归纳反思(510分钟)

教师指导学生对自己记录实验的现象和数据进行科学处理,然后根据实验现象、实验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概括,找出规律、得出结论。教师可以参与到每一个小组的讨论,通过鼓励,使每个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反思自己的成功与失败。

六、总结实验,整理器材(25分钟)

实验完毕后,教师对于实验中出现的典型错误,要集中讲解,分析原因,举一反三。最后整理实验器材。

 

物理实验探究课模式

一、知识准备

复习、提问与本节实验课相关的所学知识,将未学过但必须了解的知识和相关信息作为补充知识让学生了解。

二、提出探究问题

要选择实验教学目标,确定要解决的问题。一般通过演示实验或播放一段视频,要根据课程和学生思维的发展,引导学生将本节课需要学习的知识作为探究的目标,让学生提出相关的一些问题,并对所提问题作出合理的猜想和假设。

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要让学生参与、设计好实验方案(不一定是完整的书面的形式),教师要设置好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体验过程,再将问题转化为实验,要力求简单,重点突出,现象明显。

四、进行实验与观察记录实验证据

演示实验,教师要保证操作熟练、实验现象突出,一次成功,教师要善于选择达到教学目标的策略、手段、方法,把握和控制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

五、分析归纳实验结论

教师要善于选择达到教学目标的策略、手段、方法,把握和控制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归纳出正确的结论。老师要通过对学生的提问、回答过程反馈出来的对知识掌握情况,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强化正确,达到掌握物理概念规律的目的。

六、评估、交流与合作

引导学生对探究的成果进行恰当的表达和呈现,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别人的发言和阐述,并得到启发。

引导学生评价对探究的过程和步骤进行反思,对不同的探究结论的差异能否进行比较;对不同的探究方案的优劣是否进行比较,并从中吸取经验;是否有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审慎的科学态度。

七、巩固探究结论

     由于学生需求不同,不同类型的实验教学内容不同,指向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工具提供不同的可能性,因而不存在适用于一切教学环境的最优教学模式。教师需要掌握一系列适用于不同教学目标、内容、对象的各种实验教学模式,才能创造出有效的教学环境,突破“知识积累”教育观的束缚.在实际教学中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苏公网安办321092020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