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扬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教师用户名:  密码: 
今天是:2025年4月6日 星期日 乙巳 蛇年 三月初九
德育活动 首页 » 德育活动 » 德育活动
打印文章
      为丰富思政课堂,厚植家国情怀,近日扬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组织初一年级400名师生赴全国校家社协同育人基地,开展为期一周的“行走的思政课堂”活动。通过沉浸式学习与体验,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感悟家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安全教育先行,筑牢课堂之基
      出发前,学校校领导张国磊副书记、学工处王继玉主任以及年级组长薛杨老师对全体学生进行了细致的安全教育,强调全程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并提醒学生注意馆参观礼仪。每个班级安排2名任课教师,1名校医,1名保安全程护航,确保活动安全有序开展。  
                                                                家风文化润心,历史精神铸魂
     首站师生走进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观摩扎染、榫卯等非遗技艺,聆听传承人讲述匠心故事。随后,学生们踏入阮元家庙及扬州家风展示馆,通过珍贵史料和互动展陈,深入了解清代名臣阮元“毓贤尚廉”的家风传承。初一(10)班李同学感慨:“阮元家族‘清正治家、勤学报国’的精神让我深受触动,作为新时代少年,我们更应传承优秀家风,担起社会责任。”  
                                                               烈士馆内忆峥嵘,红色基因永赓续
      在江上青烈士史料陈列馆,学生们通过图文资料和沉浸式讲解,回顾了烈士为民族解放英勇献身的壮烈事迹。“江上青烈士牺牲时年仅28岁,他用生命诠释了信仰的力量。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努力成长为祖国的栋梁。”来自外地的学生王同学在心得中写道。  
                                                              指尖承古韵 曲艺润心田
      全国校家社协同育人基地化身为传统美学课堂。学生们分组体验四项非遗技艺:制作簪花、剪纸、昆曲、茶艺”传统艺术体验。在簪花制作区,学生们将丝绒、珠翠与铜丝缠绕,复刻古代女子的发间风华。“原来簪花不仅是装饰,更是身份与品味的象征!”学生李欣然轻抚鬓边自制的海棠簪,满眼欣喜。茶艺体验区,昆曲背景音悠扬,学生们躬身执壶,学习“凤凰三点头”的斟茶礼仪。“茶艺让我学会了静心与尊重。”学生陈晟在心得中写道。  
   “今天的课堂突破了传统边界,簪花、茶艺、昆曲、剪纸,不仅让学生动手,更让他们动心。”学工处王继玉主任总结。学生代表刘子轩分享:“我曾以为传统文化很遥远,但当我剪出一只蝴蝶、唱出一句戏词时,突然觉得自己成了文化传承的一分子。”带队教师张老师评价:“从剪纸的耐心到昆曲的坚持,学生们在实践中磨炼了品格,这正是思政教育的深层意义。”
                                                             总结展望未来,多方聚力共育
       课后总结仪式上,学生代表通过作品展示和心得分享,汇报课堂收获。“此次行走的思政课堂是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创新实践,通过整合红色资源、非遗文化和家风教育,为青少年培根铸魂提供了鲜活载体。”扬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张国磊副书记在总结中强调:“学校将继续深化‘行走的思政课’品牌,联动家庭、社会共同构建育人新格局,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此次活动在教育局的统筹指导和田家炳中学的精心组织下圆满落幕。学生们带着对家国文化的深刻认知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踏上归程,红色基因与传统文化已悄然扎根心田,化为成长路上的不竭动力。 

 
苏公网安办321092020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