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扬州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中共扬州市教育局委员会
扬教工委发〔2020〕15号
关于建立健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的意见
各县(市、区)委教育工委,开发区城乡管理局、市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社会事业局、市生态科技新城社会事业局,市直各学校党组织,各相关院校党组织:
为全面总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经验做法,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健全制度,完善机制,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全市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常抓不懈,现根据上级通知要求,结合教育系统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建立健全常态学习教育机制
1.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认真落实《关于印发<全市教育系统2020-2023年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广大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层党支部书记轮训的第一课和重要内容。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国制度面对面》《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等作为必读书目,坚持原原本本读原文、逐页逐句学原著,列出学习计划、明确学习要求、落实学习研讨,使广大党员干部掌握观点方法、核心要义、基本精神、实践要求,不断增强政治自觉、理论自信、情感融入。
2.坚持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定期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努力破除与新思想不相符合的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采取集中轮训、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理论宣讲、组织生活等方式,每季度开展1 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学习。鼓励和指导各级党组织运用“互联网+党建”“智慧党建”对党员进行全员培训,培训班次安排1/3 以上时间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员干部带头联系实际学、带着问题学、不断跟进学,不断提升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水平。
3.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各级党组织要专门制定自身学习教育年度工作计划,做到至少一月一集中学习、一季度一集中研讨。领导班子成员要落实好“六个一”要求:制定一份年度自学计划,每年至少讲一次生动的党课,建立一个基层单位学习教育联系点,每季度听取一次分管部门分管领域学习教育情况汇报,每年参加不少于一次下级党组织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牵头解决学习教育中的突出问题。
二、建立健全勇于政治训练机制
4.引导党员干部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把党史、新中国史学习作为党员、干部日常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多种形式讲述党史、新中国史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人物,推动广大党员充分了解、深刻感悟中国近代以来的斗争史、党的奋斗史、新中国的发展史。加强思政课建设,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的系列重要论述,切实发挥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的作用。持续开展领导干部学“周恩来精神”、基层干部学赵亚夫、广大党员学王继才活动,以先辈为镜,对标先进典型。依托“双十双百”领学计划,利用好本地红色资源、现场教育基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先进典型教育和警示教育。
5.广泛开展“爱国·奋斗·奉献”精神教育。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国奋斗精神的重要指示,按照《关于在全市教育系统广大知识分子中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的实施方案》通知要求,落实好各项工作。各校每年至少开展2次研讨活动。各基层党支部要把爱国奋斗奉献精神学习教育纳入党支部“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每年至少开展1次主题党日活动。
6.严肃政治纪律、规范政治生活。把“两个维护”作为最根本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完善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工作机制。深入贯彻《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若干规定》精神,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等党内法规,防止和纠正一切偏离“两个维护”的错误言行。完善“政治体检”制度,由任前向日常延伸,从市管干部向党员领导干部拓展。完善经常性党性教育机制,落实主题党日制度,完善重温入党誓词、党员过“政治生日”等政治仪式,就近就便用好红色资源、党性教育基地等,深化“我是党课主讲人”活动。认真执行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十不准”规定和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会等要求,坚持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增强政治免疫力。推行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全程纪实”、积分管理,推进“智慧党建”、政治生活馆建设,提高党员干部参与度、获得感。
三、建立健全主动担当作为机制
7.提升干部综合能力素质。突出理想信念、党性修养、道德品行教育,有计划地安排年轻干部到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和党性教育基地脱产培训、实践锻炼。压茬推进“十个一批”实践锻炼,推动年轻干部经风雨、长才干。实施全市教育系统年轻干部“启航”计划,通过专题学习研讨、岗位实践锻炼等形式提高干部综合素质,提升教育系统优秀年轻干部的覆盖面。积极参加专业化能力培训,县处级党政领导干部5年内参加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以及干部教育培训管理部门认可的其他培训机构,累计3个月或者550 学时以上,科级以下干部每年参加培训累计不少于12天或者90学时,一般每年参加 1次1周左右的专业化能力专题培训。
8.推进“三项机制”落地落实。印发《市直教育系统党政干部鼓励激励实施办法(试行)》《市直教育系统党政干部容错纠错实施办法(试行)》《市直教育系统推进局管党政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办法(试行)》,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敢于担当、履职尽责,创造性开展工作。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加强组织关心关爱,关注干部身心健康,有效减轻干部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及时为受到不实反映的干部澄清正名、消除顾虑。积极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持续推动扬州教育高质量发展。
9.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开展好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专项考核、任期考核,全面了解领导班子政治思想建设、领导能力、工作实绩、党风廉政建设、作风建设和领导干部德能勤绩廉等情况,作出客观准确评价。不断优化考核内容和指标体系,坚持考用结合,将考核结果与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问责追责等结合起来,鼓励先进、管理监督、激励约束、问责追责等结合起来,鼓励先进、鞭策落后。
四、建立健全联系服务群众机制
10.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全面落实《扬州市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标准》,每年按照 15% 左右的比例评选先进支部,按照5%至10%的比例倒排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认真执行《党委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党委书记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清单》《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责任清单》《扬州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全面压紧压实责任。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强化履职尽责,制度化开展教育系统党组织书记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年中述职、年终述职评议工作。
11.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完善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同干部群众谈心、群众满意度测评等制度,落实领导干部挂钩联系基层党组织和党支部制度,定期检查指导,及时排忧解难。普遍采用“四不两直”形式开展调研工作,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听真话、查实情、解难题,真正掌握好“第一手”资料,确保各项工作有的放矢。加强工作统筹力度,杜绝“文山会海”,提高联合督查检查效率,不搞层层陪同,切实减轻基层压力负担。
12.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深化“党旗飘在一线、堡垒筑在一线、党员冲在一线”突击行动,不断推动“党员亮身份、服务亮承诺、工作亮标准、担当亮作为”活动。健全解决群众最急最忧最盼问题的工作机制,支部书记每年确定1项“书记项目”、领办1件惠民实事,党员至少参加1次志愿服务、为身边群众至少办1件实事好事。广泛开展 “一校一品”党建文化品牌项目建设工作,推动主题实践活动持续深入。
五、建立健全推进自我革命机制
13.深刻检视整改问题。坚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按照“四个对照”要求,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方面找差距,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方面找差距,在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感情、服务群众方面找差距,在思想觉悟、能力素质、道德修养、作风形象方面找差距,有的放矢进行整改。党员干部每年至少集中检视一次,填写检视问题清单、问题整改清单、对账销号清单,接受党员群众评议。
14.全面从严管理党员。对标“四讲四有”标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严格党籍和党员组织关系管理,规范落实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党费收缴管理、发展党员等制度;健全党员记实管理制度,用好《党员证》;稳妥处置不合格党员,畅通党员队伍“出口”。按照从严管理干部“五个要”要求,健全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制度,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引导党员干部遵规守纪、廉洁从政。
15.持续纯净政治生态。各级党组织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决落实好《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和省委、市委相关规定,在狠抓制度完善和执行上下功夫。积极支持配合市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做好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巡察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落实“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制度,每季度抽查一次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落实情况,始终保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高压态势。
中共扬州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中共扬州市教育局委员会
2020年9月27日